close

29020024.JPG  

大2開始,我就從高雄轉學到了宜蘭念書,那時候還沒有所謂的雪山隧道所以只能仰賴火車或是客運,我大多是選擇前者,因為在火車上坐車時間約莫1-2小時,有時候得早早就從桃園出門上了車,天都還沒亮呢。

早上如果做的是電車可以看到許多老婆婆跟老伯伯一早就上了車,有的提起菜籃有的柱著登山杖,沿路上我帶著興奮的心情看著窗外,我最喜歡看著火車過了松山站慢慢的來到路地上的感覺,開始坐在車廂的左手邊,看著窗外。

那時候每次都會經過侯硐這地方,一直對這棟建築有著很深的映像,因為這裡看起來非常的偏僻卻有著那麼大一家的產煤工場,可見當時繁華的街景是我們現在不能想像的。

那時候的我都只是個過客看看就繼續搭著車前進頭城,直到近幾年(2010年)侯硐掀起了一股貓咪熱潮,一直喜愛貓咪的我才因此前去朝聖,到現在已經去了至少有5-6次了吧,每一次都可以看到不同的人文景觀風貌,而偶這裡靠山會飄著小雨,起了一場大霧後,貓兒會從霧中緩緩走出,大太陽時又癱在那曬著日光浴,對街的礦坑博物館也是一段很棒的歷史,可以看看早期的人們在這有些甚麼樣的發展,為什麼最後變成落寞又再度興起,隔著一條街道我看到了不同的時空交錯,社區不斷的被從新創造,新與舊的並存,透過貓咪這可愛的小東西被串連了。

 

29020031.JPG29020039.JPG     

《再探討一個小鎮的興落,與再興起》

社區再造就像是這般吧!

把當地新的特色做新的連結,和城市外的人們連結,達到了促進當地交流的目的。當然人群的湧進帶動了這地方的生活也改變了這裡的環境,這就要從我第一次來到侯硐這小鎮說起了,剛開始我來的時候雖然已經是電視網路都再爭相報導的時候了,但是那時候還沒很多人知道這裡該怎麼來,所以這裡還算是個寧靜的小鎮,還沒太多的商業行為在這蠢動。但是,第二次我來到了這裡,那時候黑鼻已經過世了(黑鼻是這裡的一枝招牌貓咪後來被做成紀念貓列車長),這裡紛紛成立了紀念公仔等等的商業活動,但是這時候都還只是在外圍火車站上活動,在來的幾次去到這個小鎮,我看到了快速的轉變,上城上已經漸漸的不同了,有時候走在步道上經過別人的屋前,總是會聽到她們在談論這裡的改變,也開始有人把自己家門口給圍了起來步讓別人進入,當地的人們有的默默的接受了這種轉變,因為可以帶來生活的改善,有的人覺得已經打擾到他們的生活,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安靜的在這裡了解這的風光,而是大聲喧嘩,加上小販的無所不在這裡漸漸開始變樣了,貓兒也一批換一批,有些甚至不敢再來這地方了。

朋友們這裡是個美麗的地方阿,且不管大家帶著甚麼樣的心態來這裡,但是一個可人的城鎮,在這外力突如其來的轉變下,改變的是這裡的生活以及文化,當這裡也逐漸的被商業活動不斷的刺激,我想小鎮原有的風貌也只能在照片上做留存了。

《作者的話》

在這裡剛開始的時候我很喜歡因為一切點都是美好的,但是第一次去的時候就開始覺得這裡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,或許我們又會看到另一個九份吧,不斷的被商業文化給刺激,有些原本有的好東西,很棒的特色等等,都會漸漸的被掩蓋,當新的東西加註再舊的基底上,或許我們該思考如何可以把這些原來就是好的,保留、再造把美好的保留傳承,讓新舊並存而不是讓原有的東西失去了當時的味道。

草筆於2011/05/07 JK記事本小葵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k記事本-小葵 的頭像
    jk記事本-小葵

    jk記事本-插畫.攝影.生活.夢想實現

    jk記事本-小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